《武陵学刊》执行主编谌晓芹教授一行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日暨期刊评价主任委员会年会”

类别:   点击数:  录入时间:2020/10/27

    1024日,第三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日暨期刊评价主任委员年会在厦门举办,《武陵学刊》执行主编谌晓芹教授、副主编张群喜副教授、办公室主任刘刚毅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和集美大学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和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的200余名嘉宾及代表与会,分享了各自在期刊评价、期刊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共话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未来发展。

大会内容丰富,上午、下午都是分阶段进行。上午的会议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相关领导和贵宾致辞、工作汇报,第二阶段是表彰优秀和会旗交接,第三阶段是圆桌讨论,主题是“聚焦‘十四五’ 谋划新发展 ”,第四阶段也是圆桌讨论,主题是“学科发展与期刊评价”;下午的会议都是圆桌讨论,围绕两个主题进行:期刊评价的理论与期刊发展的现实、期刊评价的合作与共享。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咨询委主任委员、全球智库评价咨询委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江在致辞中指出,多元的世界,多元的想法,多元的思维,需要公正的评价体制,需要从自身的学术标准、学术追求和对学术的价值综合衡量,更需要在期刊评价这个大平台上相互比较、对话和交流。他对期刊评价提出了两点希望:希望期刊评价能够推动中国期刊,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希望能通过期刊评价给予期刊发展强大动力,让各高质量期刊在学者当中、学界当中,有越来越高的威信和可信度。他表示,成立评价院的目的就是让期刊评价更公正,更深远,有更大的影响。

在工作汇报中,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荆林波首先介绍了评价院基本情况,然后就评价院工作、厦门共识和工作展望做大会汇报。他介绍了评价院的智库评价、第三方评价、科研诚信工作,重点介绍了期刊评价工作,特别强调了评价院“制定标准、组织评价、检查监督、保证质量”的工作职责。他指出,要坚持研以致用的原则,加强评价理论研究,不断优化评价方法,共享信息和数据库,分享经验,共同发展,争取在国际上发出中国评价的声音。

与会嘉宾军事科学院特聘首席专家、副军职研究员张占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高校社科研究评价中心原主任李建平、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玮、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孙立军、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吴泽群、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马龙龙、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南京大学教授叶继元、《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执行主编谭旭、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科技书刊部主任邱剑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主任曾建勋、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副社长王伟、《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黄阳平、《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仲伟民、《世界汉语教学》主编张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张大伟、超星集团副总经理汪新红,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重庆维普的领导同志进行了发言。

此次大会对于推动期刊评价理论研究不断优化评价方法共享信息和数据库分享经验共同发展争取在国际上发出中国评价的声音有重大作用大会还决定第四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日暨期刊评价主任委员年会于明年1023日(十月的第四个周六)在美丽的塞上江南——北方民族大学举行。(张群喜供稿)